食品科技学院
食品科技学院始于1950年广东省立高级水产技术学校加工科,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开始招收首届本科生,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从2002年开始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4年开始招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学院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农业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和工程硕士(食品工程领域)2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3个本科专业。
学院的学科带头人是广东海洋大学原副校长章超桦教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我校“3+1+N”大海洋学科体系的核心优势学科(“3”即3个一级博士点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档,与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并列第24位,在广东省排名第3位;2018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二级学科“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是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本学科是华南地区唯一以海洋食品为主体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3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6人、讲师 27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7人,有1年以上出国(境)留学经历的教师23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36人。现有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教育部海外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人、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紧缺人才2人、广东省扬帆计划高层次人才1人、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1个、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杰出学者1人、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杰出青年学者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为学院的“双聘院士”。有10余名教授兼职全国的专业技术委员会职务和国内外期刊杂志的编辑等。
学院现有科研与教学平台20个,其中省(部)级平台9个(科研平台7个、教学平台2个)、市厅级科研平台4个、人才培养基地7个(国家级1个、省级6个);实验室面积10000 m2,有50余台(套)大型分析仪器设备和一批中试生产设备,总价值6000余万元。
学院紧扣南海生物和亚热带农产品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战略需求,开展创新性基础和应用研究,形成了“水产品贮藏与加工”、“南海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与开发”、“水产食品质量与安全”、“亚热带农产品贮藏与加工”4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5年来,承担科研项目143项,其中国家级2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项)、省部级52项,总经费5000余万元;发表论文443篇,其中被SCI/EI收录142篇,2篇ESI高被引论文;出版专著与教材13部;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6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获省与市(厅)级科研与教学奖7项;突破的鱼、虾、贝保活技术与冷冻调理食品加工技术在全国20余家企业进行了应用,产生经济效益30亿元以上;研发的“水产蛋白高值化利用技术”引领了行业发展,培育了3家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
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学院的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广东省名牌和重点专业;拥有6门省级本科生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拥有50多个校外生产实习基地;近5年,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和专业竞赛,荣获国家级奖励1项,省级奖励32项。从2013年到2018年,毕业生最终就业率均为100%。15%的毕业生选择了读研深造或出国留学,大多数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食品相关的生产、检验、营销、管理等工作。
学院重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学院还与新西兰林肯大学建立了3+2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每年派出本科生、研究生到日本东京海洋大学、台湾海洋大学、高雄海洋大学及韩国的大学进行短期交流培养。近5年,主办和承办国际学术会议3次、国内学术会议4次,协办国内学术会议4次;教师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200余人次。邀请国内外著名教授来校做学术报告50余人次,教师在国内外做学术报告100余人次;派出10余名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攻读学位或做访问学者。邀请了新西兰林肯大学Ravi教授来校讲授研究生《食品毒理学》课程。聘请了20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为学院的兼职教授。
学院积极服务地方产业,为政府提供咨询建议。与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产集团总公司、广东兴亿海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食品加工企业,通过技术转移建立生产实习基地和长期的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了先进的加工理论和关键技术,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多名教授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和撰写了50余项关于海洋水产品加工与安全的发展建议和规划。
强国必须强海,强海亟需大批海洋类专业人才。党的十八大首次将“海洋强国”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学院将紧紧抓住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的有利机遇,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食品类专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综合素质能力强、社会认可程度高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